为切实了解“头雁”学员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专业技术难题,调研培育后“头雁”产业发展壮大、考察“头雁”的产业孵化带动能力,着力推动乡村振兴,2025年3月20日至23日,由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培育班班主任带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杨维霞副教授、经管学院马红玉副教授、草业与草原学院席杰军副教授等一行5人组成导师回访团(第九分队),奔赴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山阳县、商南县、丹凤县、商州区、洛南县6个县区,对2024年陕西“头雁”项目学员开展导师回访指导活动,走进学员们的专业合作社、种养植示范基地,进行深入技术指导,同时就拟建“头雁”工作站进行评估。
导师们先后走进陕西富民君诚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商洛市鸦峰岩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区齐飞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洛南县好日子手工挂面专业合作社等,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实地查看,详细了解产业发展现状,针对遇到的难题,马红玉副教授从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挖掘本土优秀人才、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争取资金政策扶持、打造区域优质品牌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解答,希望大家继续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深入了解掌握政策、学习先进技术,以市场为导向、以富民为己任,努力开发出更多的优质农产品,在产业振兴、乡村兴旺、农民富裕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好。
在商洛市丰菇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蒋维华从经营主体情况、建站优势,为本站学员能提供的服务、产业发展计划、孵化带动计划、支持条件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汇报。汇报结束后,杨维霞副教授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建议,要选育优良品种、规范技术操作、做好病虫害防治、加快产业转型、对标行业标杆,并就相关问题与学员进行深度交流。
走进丹凤县培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席杰军副教授针对学员提升产品质量、产品宣传销售等问题给予解答,他强调,要敢为人先,主动联系对接好地方政府部门,灵活运用扶持政策,持续推进产业发展;要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产业品种;要从本地实际出发,用好地方特色,讲好地方文化,通过产品讲述故事,利用短视频等方式做好宣传,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
虽然项目培育结束了,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通过此次回访,导师们对“头雁”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对培训内容的运用情况有了更深的掌握,确保培训成果落地生根,针对学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技术性问题提供现场指导,帮助学员解决具体困难。这不仅有助于加强导师与学员的联系,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也为学员提供更多交流机会,推动经验分享和资源互通。同时,也对拟建的“头雁”工作站进行了全面评估。未来,将针对建站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加快改善实际情况,着力推动“头雁”工作站尽快建成并发挥作用。借助“头雁”工作站,学员们能提高认识,拓宽思路,希望各位“头雁”学员利用好“头雁”项目这个平台,“头雁”学员之间、学员与导师之间、学员与学校之间的资源,多交流、抱团发展,发挥“头雁”示范引领作用,联农带农,推动当地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产业孵化带动能力,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为陕西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贡献商洛力量。
终审:张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坚持“铸魂赋能为三农”,积极办好全国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农民发展学院,被誉为我国高校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现有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14个,形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涉农继续教育体系,着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卓有成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