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 2024 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粮油产业培训班导师见面会在西农南校三号教学楼热烈举行。这场见面会聚焦学员已完成的《“头雁”产业发展及带动能力提升研修报告》,为学员们提供了一次与专家面对面交流、深度打磨报告内容的宝贵机会。
活动现场,来自全省各地的粮油产业“头雁”学员们怀揣着对产业发展的热情与困惑,带着精心撰写的研修报告早早来到会场。在简短的开场致辞后,导师们迅速进入角色,与学员们展开了一对一、深入细致的交流。
市场分析作为研修报告的关键板块,对产业发展方向有着重要指引作用。经济管理学院汪红梅教授在指导学员时强调,市场分析不能浮于表面,要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逻辑。“比如在分析粮油产品市场价格波动时,不能只罗列价格走势,还要结合国际国内市场供需关系、政策调控、季节因素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她指出,只有这样全面、深入的分析,才能准确把握市场动态,为产业发展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在产业现状分析环节,农学院何一哲教授更是现场拿起笔,在学员的报告上手写修改意见。何一哲教授指出,产业现状描述要突出重点、精准画像。“部分学员对本地粮油种植品种结构、种植规模等数据的表述不够精确,这会影响后续发展策略的制定。”他边写边耐心地讲解,指导学员如何补充完善数据,使产业现状分析更具说服力。针对一些学员对本地特色粮油品种优势挖掘不足的问题,农学院李军教授建议深入调研,挖掘独特价值,为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奠定基础。
除了市场分析和产业现状,导师们还对报告中的发展目标、实施计划、带动能力提升策略等内容进行了细致指导。对于发展目标,导师们强调要明确、可衡量、具有时效性,避免目标设定过于笼统或不切实际;在实施计划方面,要详细规划步骤、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确保计划具有可操作性;在带动能力提升策略上,鼓励学员创新思路,通过产业合作、技术共享、利益联结等多种方式,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辐射效应。
学员赵焕芹感慨道:“原本我觉得自己的报告已经写得挺全面了,但经过导师这么一点拨,才发现还有很多不足。尤其是在市场分析这块,之前确实想得太简单了。这次导师的指导就像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我对产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此次导师见面会持续了一下午,现场讨论声此起彼伏,气氛热烈而浓厚。通过与导师的深入交流,学员们不仅对研修报告进行了完善,更重要的是,在思想碰撞中拓宽了产业发展思路,增强了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信心和决心。
终审:张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坚持“铸魂赋能为三农”,积极办好全国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农民发展学院,被誉为我国高校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现有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14个,形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涉农继续教育体系,着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卓有成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