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简称:西农大)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南校区三号教学楼召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罗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干部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副主任等25人参加会议。西农大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王雄主持会议。
成立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专家委员会,旨在保障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启动实施的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办出实效,办出特色。 委员会共有7名委员,由国家级金牌教师、全国干部教育好课程获得者、继续教育、肉牛肉羊养殖、农业标准化、农业机械、乡村治理及农业经济等方面专家组成。委员会主要承担项目政策研究、需求调研、项目规划和实施方案审定、指导建立项目过程管理标准体系和质量评估办法等职责,用真力,出实招,全方位保障项目有序推进。
罗军指出,“头雁”项目呈“三高一新一大”的特点,培育目标高,入选条件要求高,培育对象已有水平高,培训模式新,资金投入大,因此,西农大作为唯一的国家干部教育涉农高校基地,必须主动担当,把做好项目作为使命责任。他要求,首先要深刻理解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进一步发挥专家委员会作用,推动“头雁”项目高质量实施;其次要面向全国遴选优质师资,设置高水平课程和教学培养方案,使培训更有吸引力;三是在校内建立合作机制,由继续教育学院牵头,专家委员会指导,资源共享,高质量保障“头雁”项目落地和实施。
据悉,2022年3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西农大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已多措并举为项目打下良好基础。一是提高认识,争取任务。将落实好“头雁”项目作为服务乡村振兴和学校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切入点,争取承担相关任务。二是发挥优势特色,提供“西农方案”。西农大继续教育学院结合现有培训优势,以“头雁”培育为立足点,调研产业发展需求、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打造长效推进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凝聚学校科教合力,针对各省(区)初步形成了20余个“头雁”项目“西农方案”。三是创新培育模式,实施“双导师”。培训采取“多段式”培育模式,采取集中培训、线上学习、岗位实践学习、专家送教学习等多种形式。并为每名“头雁”配备“双导师”,即一名专业理论导师和一名产业实践导师全过程帮扶指导,全覆盖建立帮带对子,开展动态跟踪培养。四是先行试点,积累经验。6月初,西农大率先在榆林市榆阳区实施“头雁”培训,对全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开展为期1年的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培育,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该培训是全国对“头雁”项目的首次实质探索,为大规模培训积累了丰富经验。
(通讯员 吴磊 全媒体记者 王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坚持“铸魂赋能为三农”,积极办好全国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农民发展学院,被誉为我国高校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现有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14个,形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涉农继续教育体系,着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卓有成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