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风采

头雁故事#纪春华:矢志生猪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  来源:头雁兴农  发布日期:2024-04-08  浏览次数:



头雁故事

矢志生猪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1712558702261.png



纪春华,男,1975年3月出生,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小壕兔乡刀兔村人,榆林市榆阳区春华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他先后荣获农业农村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陕西省农业农村厅“中级职业农民”“高级职业农民”,区级“农村青年返乡创业先进个人”“养殖带头人”“优秀养殖大户”“慈善之星”等称号。他的“春华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先后被评为“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市级标准化示范场”“省级标准化示范场”“省级价格监测定点单位”“市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纪春华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参加陕西省2023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养“头雁”项目学习,撰写的《“头雁”产业发展及带动能力提升计划书》被评为“优秀计划书”。

1712558718479.png


立志回乡 大胆创业

“目前总存栏量1200余头,能繁母猪187头,一年可出栏3500头,去年毛收入340余万元,净利润60余万元。”纪春华说。这些成就的取得,与纪春华多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故事回到2000年,对于回乡创业的纪春华来说,养猪他是门外汉,但自从立志发展养猪产业起,他就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一定能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路。于是,他拿出自己打工挣到的全部积蓄,和向亲朋好友借到的20多万元款子,在当地市场上购回了200多头“内江”猪,和弟弟开始了他们的养猪生涯。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为一名返乡创业的农民,缺少养猪方面的资金、经验和技术,真正要做起来,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面对猪种的选择、饲料的加工、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一个个难题,兄弟俩凭着一腔激情一身干劲,没日没夜去攻克、去完成。没有电,兄弟俩用柴油机当动力加工饲料;没有饲料饮水,兄弟俩就靠自己的双手双肩干。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猪儿一天天长大,一场突如其来的猪瘟疫情袭击了猪场,几天时间200多头猪死的所剩无几。巨大的打击让本来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纪春华差点陷入绝境。

痛定思痛,纪春华认识到养猪没有科学技术是绝对行不通的。于是他一边开始自学养猪技术,一边拜师学艺。经人介绍,他拜师时任榆林市畜牧兽医中心站防检科长、高级兽医师刘健鹏。刘健鹏了解了他的养殖情况,多次到春华猪场现场实地查看,并建议他把所剩的十几头猪全部淘汰,对圈舍、环境、设备全面清理消毒,2个月后再买猪仔饲养。同时,手把手的教他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生物安全技术,带他到饲养管理水平高的猪场考察学习。并一再叮嘱他要到正规种猪场选购按照程序防疫过的种猪,坚决不能在动物交易大市场购猪。

在刘健鹏的悉心指导下,在自己夜以继日的努力学习下,在不服输的精气神鼓励下,在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后,纪春华决定“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

痛定思痛  实现价值

为了继续养猪,纪春华夫妇俩只好继续举债到处借钱,跑破了鞋,磨破了嘴,总算借到了20000元。在刘健鹏的指导下,他们在正规种猪场购进了长大“二元”母猪200多头,“杜洛克”种公猪6头。这次他们没有盲目按照农村传统的饲养方式饲养。而是在名师指导下,严格按照消毒程序、免疫程序和不同时期不同的饲料配方饲养管理。10个月后,200多头种猪顺利生产了第一批仔猪。

新生命的降临增添了纪春华一家人养猪积极性。之后的两年时间,通过一家人的艰苦奋斗,不仅偿还了修建猪场和购猪借款。还填平了第一批猪死亡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纪春华也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养猪能手。

随着时间的推移,纪春华养猪技术也不断提升,猪场也逐步走向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2005年,春华种养殖有限公司年出栏5000头的标准化养猪场在毛乌素沙漠上拔地而起,同时,成功流转玉米基地2000亩。

“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纪春华开始了他的种养循环农业之旅,既解决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问题,又解决毛乌素沙漠边缘土壤有机质低的问题,一举两得。谈到当初选择投身养猪事业的初衷,纪春华说,当初外出打工6年学的技术与现在的养猪产业是完全“不达边”。他只是想通过创业实践来证明,养猪,他也可以是一把“好手儿”。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种植业的循环发展,公司种养殖结合模式得到了当地政府和行业部门的充分肯定,2013年公司被榆林市政府评为“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014年公司被榆林市畜牧局评为“市级标准化示范场”,2015年公司被陕西省畜牧局评为“省级标准化示范场”。到2020年公司年盈利已达1000多万元,纪春华本人也被各级各部门授予“农村青年返乡创业先进个人”等表彰奖励十多项。

 

发挥典范  回报社会

“干事业要有恒心、决心,更要有信心。”这是纪春华口头上经常说的一句话,20多年的养猪收获使他走过了一条坎坷不平的人生之路,他是一名成功者,靠自己的汗水,更靠自己的智慧证明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他改变了当地人对于养猪产业那种落后的、传统的旧观念。

致富不忘乡亲,在不断发展壮大猪场的同时,纪春华还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将养猪技术及猪病防治知识传授给其他乡亲,帮助周边农户走科学、绿色养殖模式,带动农户发展生猪养殖,不断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解决当地农户在种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普通好评。

当看到乡亲们还是土法养猪,种植技术落后,心中十分着急。纪春华率先建起了农民夜校,在劳动之余邀请当地农民到他的猪场、试验田参观学习、培训。他将自己的致富经验、养殖技术、种植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亲们,还专门请来种养殖方面的专家教授给乡亲们做培训。他也不断充电、不断学习,先后参加了中省市各种种养殖技术培训班,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多次。每次学到新的知识,他回来第一时间就和乡亲们分享。现在的他已经成为周围十里八乡值得信赖的“田秀才,养殖专家”。

1712558733586.png


在纪春华的带领下,周围的乡亲由原来的不懂科学种养殖,不信科学种养殖,认为祖祖辈辈就这样养殖、种地,不需要科学养殖科学种田,到现在每天围着纪春华虚心学习科学种养殖技术。他给养殖户提供优良生猪品种,提供优良生猪精液,教会生猪人工授精技术。他还建起了种养殖技术微信服务平台,通过现代网络手段扩大技术传播范围和效果,当地2300多人都通过微信等平台得到过他的技术支持。近年来,他通过各种技术培训面授种养殖户300多人次,带动周围184户农户发展种养循环农业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循环的种养殖产业让纪春华的生活少了娱乐休闲的部分,多了独立思考的时间,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纪春华也有自己的想法。如今的纪春华,已成长为一个土生土长、不折不扣的新时代致富能手,他的创业轨迹是:一个农民靠外出打工完成积累又回乡创业致富的循环。其实,他就是务工人员中的“领头雁”,因为他为当地社会做出巨大的回报。

1712558748081.png

 

鲜花总在汗水中绽放,事业总在奋斗中勃兴。从返乡到创业,从失败到成功,从扎根农村到痴迷养猪事业24载,纪春华用实力证明,付出总有回报,理想的确可以变为现实。 

谈起参加“头雁”培育感悟及下一步打算,纪春华说,通过参加“头雁”项目学习,不仅丰富了理论知识,又增加了实践经验,也深感自己作为“头雁”的使命与担当。在养殖行业中,有很多前辈“头雁”值得我们去讨教和学习,并将学习所得结合自身,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做到为我所用,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此外,除了“头雁”的带领,还需要“雁阵”的助力。“头雁”作为产业振兴带头人,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肩负着光荣使命,在养殖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雁阵”必须要团结一致,同心协力,相互促进,才能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取得期许的目标。

展望未来, 纪春华信心满怀,他的梦想是希望进一步提高科学养殖技术,不断扩大自己的养猪规模,为小壕兔乡的畜牧业发展支撑起一方广阔的天空。

 

 

纪春华,陕西省2023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坚持“铸魂赋能为三农”,积极办好全国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农民发展学院,被誉为我国高校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现有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14个,形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涉农继续教育体系,着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卓有成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