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风采

米怀军   领略千年农耕文明  启迪产业发展智慧

作者:榆阳区岔河则乡石峁村种植大户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9-11  浏览次数:

8月16日上午,我有幸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馆参观学习,学习之旅犹如一场知识盛宴,让我收获颇多。古有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启了中华民族农业文明的先河;今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千万工程”聚焦“三农”,引领我们走向乡村振兴的新时代。

IMG_20240816_091941.jpg

步入昆虫馆的序章,我被博览园的灵魂人物——周尧教授的雕像深深吸引。这位杰出的昆虫学家,以他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与非凡的科研贡献,不仅铸就了我国昆虫学领域的辉煌篇章,更在全球科学版图上留下了璀璨印记。随后,穿梭于博览园的动植物馆与土壤馆之间,我仿佛踏入了一个微缩的自然王国,这里物种纷繁,生态万千。每一份精心制作的动植物标本,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见证,它们静静地诉说着农民与土地之间那份深沉的依恋,以及对丰饶生活无尽的憧憬与追求。这些珍贵的收藏,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自然和谐共生之美的无限向往。

IMG_20240816_100513.jpg

在农史馆的深邃展廊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在汗水浇灌下孕育出的璀璨智慧之光。眼前陈列的,不仅仅是物品,而是穿越时空而来的故事——不同时代的各类农具静静诉说着它们的辉煌篇章。譬如,那历经风霜的犁,以其坚实的姿态展现了古代农耕文明的开垦之力;精致的耙,细密地梳理着土地,为播种打下坚实基础;还有那质朴的锄头,无数次地深入泥土,滋养了无数代人的希望与梦想。这些传统农具,每一件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勤劳的结晶,共同编织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农业文明史。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演进和进步,这些文化元素不仅丰富了农业的内涵,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IMG_20240816_103352.jpg

这次参观让我对农耕文明和农业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农业不仅仅是生产粮食的手段,更是刻进血脉里的一种传承了千年的文明和文化。我们应当珍视这份宝贵的遗产,不断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为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

参观之后,我们的心灵深受触动,意识到无论是远古时期致力于农耕文明奠基的后稷,还是近现代在昆虫学领域功勋卓著的周尧教授,他们都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星辰,照亮着文明进步的道路,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榜样。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方向,激励我们要倍加珍惜,勤勉不辍。

 

在学习与生活的广阔舞台上,我们应当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使命,以积极进取的姿态,不断提升自我,争做“领头雁”,引领风骚。我们要将所学知识与乡村实际紧密结合,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努力成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和带头人。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我们要肩扛重任,心怀梦想,脚踏实地,为乡村产业振兴描绘出一幅幅壮丽的蓝图,为创造更加美好的乡村未来而不懈奋斗。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上,我们必将以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书写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坚持“铸魂赋能为三农”,积极办好全国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农民发展学院,被誉为我国高校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现有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14个,形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涉农继续教育体系,着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卓有成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