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的“头雁”之旅也迎来了它的辉煌落幕。答辩结束时,心中仿佛一块巨石落地,既感到轻松,又有些不舍。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新型乡村人才培育计划,旨在培养一批有担当、有情怀、有能力的乡村产业带头人,简称“头雁”计划。随之而来的是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头雁”培育项目。榆阳区现有三十余万农民,三百余个行政村,榆阳区委区政府提出了“一村一雁,头雁带动群雁飞翔”的目标,即在每村发展一名“头雁”,带动当地村产业发展,促进村民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一员,我深感荣幸能参加榆阳区“头雁”项目第五期培育班,收获颇丰。深刻且富有趣味的课堂教学,以及分门别类的实地调研,为我打开了全新的视野。课堂上,专家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对乡村产业发展的理论有了更系统的认识;实地调研中,目睹其他乡村产业发展的成功案例,让我深受启发。通过与同学们的交流讨论,我也了解到不同地区乡村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这为我今后在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些丰富的学习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能力,更坚定了我为乡村产业振兴贡献力量的决心。
寒来暑往,四季更迭,对我而言,“头雁”之旅不仅仅是一次单独的培训,而是一个充满欢笑、争执、温暖和成长的大家庭。在这个集体里,我们为了共同的目标——乡村产业振兴而努力。大家来自不同的乡村,拥有不同的背景和经验,但都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乡村发展的期待。我们一起探讨问题,分享心得,互相鼓励,共同进步。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乡村产业振兴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群人的携手前行。榆阳区人力资源和保障局的王雄主任在班会上强调:“头雁”学习虽已结束,但第五期的班集体不能散,要随时保持交流,结束是新的起点,“头雁”翱翔即将启程。
我将携带着在“头雁”项目中积累的宝贵知识、丰富经验和坚定信念,返回到我深爱的乡村,以实际行动去积极推动和带动我们村产业的蓬勃发展。我深信不疑,只要我们这些被寄予厚望的“头雁”们能够充分发挥出应有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带动全体村民如同群雁般齐心协力、共同奋进,那么乡村产业振兴这一美好而宏伟的愿景就必定能够逐步变为现实。同时,我也满怀期待地展望未来,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够与更多志同道合的“头雁”们携手并肩,共同为乡村的繁荣昌盛和持续发展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让我们的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坚持“铸魂赋能为三农”,积极办好全国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农民发展学院,被誉为我国高校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现有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14个,形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涉农继续教育体系,着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卓有成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