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最大的困惑是种植的黄芩有分叉、很短、品质不好等问题,如何才能让它长得长、品质好?”11月4日,陕西省2024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培训班导师见面会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盛祥运种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头雁”学员李军娥说出了自己在中药材种植方面面临的问题。该农场总占地面积136亩,主要种植有黄芩、花椒等,此外还养殖鸡,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新格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简称:西农大)教授、导师王渭玲解答道:“发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有三:一是土地太硬了;二是降雨量大的年份,地里面的水太多;三是化肥施用不合理。其解决方案为:一是对土地进行整地、深翻;二是黄芩怕水、怕涝,要进行排水;三是要科学施肥。”
王渭玲专业化的回答,让学员们瞬间打开了话匣子,纷纷举手向导师提问自身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并就生产经营中的困惑也一一向导师倾诉。
11月4日,陕西省2024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培训班第一期导师见面会在西农大南校区绣山活动中心举行。从事生猪、家禽、肉羊肉牛、中药材、粮油等农业产业的300余名“头雁”参加见面会。
根据“头雁”需求,西农大针对性的配置了专业导师。此次见面会上,共邀请到了来自西农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农学院、植物保护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园艺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林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化学与药学院等12个学院的60多位知名专家、教授,面对面为学员提供全方位、精准化的技术指导与产业规划支持。
活动现场,学员们热情高涨、虚心请教,纷纷提出心中疑惑;导师们逐一解答,开拓学员们的思路,谈发展、提建议......学员们认真记录、专心思考,听到导师们出的良策,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纷纷摩拳擦掌,规划未来产业发展“路线图”。
面对面辅导 学员受益匪浅
“如何提高马齿苋和苦菜的品质,将其做成兼具美味的特色的食品?”来自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旺丰家庭农场负责人、“头雁”学员刘强向导师徐怀德教授提问道。
西农大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徐怀德表示,马齿笕和苦菜都属于中药材,市场前景良好,建议做成速冻食品,创新包装。同时把苦菜做成扣肉中的菜,这样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
榆林市榆阳区思路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头雁”学员思耀国此次也带着问题寻找导师解答。他说,“如何把陕北的精品羊肉做成像方便面一样,既能喝到鲜美的羊汤,又能吃到美味的羊肉?”
2014年,思耀国在家乡毛乌素沙漠边缘的榆林市榆阳区补浪河乡魏家峁村,创办了集种植、养殖、共享仓储冷链设施以及科普知识讲解为一体的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企业。该公司通过建设良田、引进良种、使用良机、采取良法、实行良制等方式,带动周边农户提升了机械化耕作程度,实现了增收致富。
针对思耀国提出的问题,西农大经管学院副教授刘超解答道:“一是包装设计要创新;二是品牌设计要专业;三是做订单销售,辐射全国;四是食材和技术要好。”
学员们的问题如“雨后春笋”般节节冒出,导师们也都耐心地一一解答,现场气氛热烈。应学员要求,西农大动科学院辛亚平副教授现场为学员们提供了精心优化后的饲料配方。该配方涵盖牛舍环境控制、日常饲养流程规范、疫病防控等多个关键要点,更符合肉牛各阶段生长的营养需求,能够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成本。
学员们纷纷表示,“新配方”为肉牛场在后续发展中应用新技术、新理念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其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极具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案,进一步助力肉牛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小麦种植是众多“头雁”学员热切关注的一项技术。西农大农学院张睿教授为学员耐心指导了小麦生长中的各个关键环节技术要点,为粮食丰产丰收保驾护航。
来自陕西勉县恒源绿康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头雁”学员曾军问道:“目前,我种植有400多亩水稻和小麦,但是在检测中,水稻重金属超标了,如何解决?”
张睿教授说,一是要种植有机水稻,二是要施有机生物肥,三是要精细管理,四是要重视品牌营销。
见面会上,孙世铎教授、任战军教授、于太永教授、闵育娜教授、郭亚军副教授等导师,分别针对“头雁”学员生产、营销、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进行了“把脉问诊”、细心指导,并提出了合理建议,让在场学员收获颇丰。
“头雁”学员曾军说,回去后一定要担当使命,发挥“头雁”作用,更加珍惜这份荣誉,担起这份责任,带动乡邻学技术、学管理、闯市场,帮助乡邻创业创新、增收致富,为家乡发展作出贡献。
导师授业,“秦雁”高飞
“头雁”项目与其他传统培训项目最大的不同,就在一个“育”字,始于培训、不止培训,着眼人才、落脚产业。
2022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三年来学校共承担了陕西、贵州、甘肃、山西、安徽、青海、新疆等7省(区)3900名“头雁”培育任务,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农大在项目实施中,高站位、强输出、严质量,把培育“头雁”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落实“头雁”项目作为服务乡村振兴和展示“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的切入点,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专业优势,积极探索创新,先行先试,构建“321+N”西农模式,打造“头雁”培育品牌,为“头雁”培育树立了标杆。
对于本次陕西省2024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西农大为保证“头雁”培育目标任务按时高质高效完成,学校、学院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格管理、系统培育。给每名“头雁”配备一名专业导师,为“头雁”提供前沿性、导向性、系统性的专业帮扶和指导,让“头雁”学员有效拓宽学员视野、树立创业创新新理念。
西农大导师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帮扶“头雁”学员在生产过程学会运用新装备、新技术、新品种,助力产业蓬勃发展;解决了“头雁”学员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惑,以及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等,确保“头雁”遇到产业发展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同时,帮助学员坚持科学生产,提高农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农产品科技附加值,帮助“头雁”做大做强产业,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和致富带动能力,在三秦大地翱翔高飞,在推动乡村振兴中谱写壮丽篇章,助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坚持“铸魂赋能为三农”,积极办好全国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农民发展学院,被誉为我国高校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现有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14个,形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涉农继续教育体系,着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卓有成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