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36.学校有多少个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13
71.学校《新进教师聘用管理实施办法》中规定教师的科研启动费是多少? 23
87.校领导、职能部分负责人访谈、座谈可能涉及的问题? 28
89.教学副院长、教学秘书访谈、座谈可能会涉及的问题? 30
开展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不仅是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次综合检阅,也是对学校办学治校、事业发展的全方位、立体式诊断。10月16日至10月20日,教育部专家组将正式进校开展审核评估,重点对学校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以及学校自选特色项目进行全面审核。
能否以优异成绩通过本次审核评估,事关学校未来发展,事关全校师生员工切身利益。为便于师生员工掌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基本知识,领会评估工作的基本要求,在全校上下形成“人人关心评估、人人了解评估、人人参与评估、人人支持评估”的浓厚氛围,评估办组织编制了《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应知应会手册》,分为教工版和学生版。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应知应会手册》是各单位组织学习和师生员工自学的基本依据,全校师生员工应熟知手册内容。各单位组织学习时,应结合工作实际丰富学习内容,加强对本单位工作特色、亮点等的学习和掌握。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办公室
2017年9月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简称审核评估)是“五位一体”评估制度中院校评估的一种模式。《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教高〔2013〕10号)中指出:“审核评估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新形势下,总结已有评估经验,借鉴国外先进评估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型评估模式,核心是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实现状况进行评价。”概括地讲,它是依据参评学校自身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评价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效果的实现情况。审核评估旨在推进人才培养多样化,强调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体现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主体地位。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以成果导向为引导,以高校自评和监督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完善为核心,坚持“用自己的尺子衡量自己”,更注重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内涵建设,既符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也能够更好地与国际高等教育评估对接。
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评估不仅能鉴定学校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诊断学校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还可以发挥评估指标的导向作用,引导学校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深化教学改革,推动产学合作教育深入开展。同时,评估具有激励和督促作用,能够促进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并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自我约束和监控机制,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审核评估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一个坚持、两个突出、三强化”:“一个坚持”即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两个突出”即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三个强化”即强化办学合理定位,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强化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对国家负责,为学校服务;以学校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位。
2011年《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从政策上确立了新的“五位一体”的本科教学评估制度,包括自我评估、院校评估、专业认证与评估、状态数据常态监测、国际评估。
(1)主体性原则,强调以学校自我评估、自我检验、自我改进为主,体现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主体地位;
(2)目标性原则,强调以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关注学校目标的确定与实现;
(3)多样性原则,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和自身特色,鼓励学校根据国家和社会需求,结合自身条件,合格确定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质量标准,形成办学特色;
(4)发展性原则,强调注重学校内部质量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及其长效机制的建立,关注内涵的提升和质量的持续提高;
(5)实证性原则,强调基于证据做出审核判断,以数据为依据,以事实来证明。
一是学校人才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二是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三是教师和教学资源的保障度;四是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五是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审核评估范围”是围绕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所设计的审核内容,由审核项目、审核要素、审核要点三个层次组成。第一个层次为审核项目,共有“6+1”项内容,分别是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另加了一个自选特色项目。第二个层次为审核要素,把六大审核项目划分为24个要素。第三个层次为审核要点,把审核要素的核心内容体现在64个审核要点上。
自选特色项目体现了审核评估的开放性,体现了审核评估充分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鼓励高校办出特色的指导思想。学校可以在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这六个项目之外,围绕人才培养工作自行选择(也可以不选)特色鲜明的项目,作为补充审核的内容。自选特色项目应该详细说明学校是怎么做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效果怎么样,今后如何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等。
学校自评、专家进校考察、结论审议与审核报告发布、持续改进等程序。
专家组进校考察期间的工作,按时间段分为以下内容:专家组预备会、评估见面会、集体考察、专家个人考察、专家组内部会议、专家意见反馈会。
(1)深度访谈:评估专家邀请校内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并根据访谈对象采取不同的访谈方式;
(2)听课看课:评估专家将灵活掌握听课看课的方式和时间,每位专家听课看课的总数不少于3门。在听课看课时从以下角度进行观察:一是某一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定位是否服从于课堂教学的目标,二是从学生学习效果的角度考察课堂教学效果;
(3)校内外考察走访:校内外考察走访是指对参评学校的教学单位、职能部门和教学基地、用人单位进行考察,重点了解学校教学资源的配置和使用率。校外考察重点关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满意度;
(4)文卷审阅:文卷审阅时以精读和泛读相结合,泛读为主。每位专家一般调阅2个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和不少于3门课程的试卷和试卷分析报告。论文重点关注选题、过程指导、成绩评定是否规范到位,试卷重点关注命题、成绩评定是否科学合理、试卷分析是否到位、是否有反馈改进机制;
(5)问题诊断:问题诊断一般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对多种相关信息相互映证的兼听并收法,二是考察一个专业(院系)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主线贯穿法,三是对薄弱方面多渠道检验的弱项核实法,四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上下贯通法;
(6)沟通交流:针对不同的人员采用不同的交流方式和交流内容,做好与同组专家的沟通和交流,共享考察结果,增加考察信息量。
(1)评估专家组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设置情况预先做好分工,安排好走访时间,确定参加接待的人员;也可以把走访和座谈结合起来,评估专家组会预先写好访问座谈的提纲,由学校负责组织安排落实。
(2)每个单位的走访时间一般在l-2小时之内,参加人员一般是单位的领导和相关教职工。走访时可补充参观部分教学基础设施、实验室或查看部分资料等。
(3)有必要时会安排对学校所在地区的用人部门的走访。
学校的前身是1934年成立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
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同处杨凌的原农业部西北农业大学、国家林业局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和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诚、朴、勇、毅”,取诚实有信、纯朴厚德、勇于进取、坚毅不屈之意,表现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敢为人先和顽强不息的精神。
学校校庆日为9月10日。
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
到建校一百年之际(2034年),初步建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农业大学。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以本科教育为根本,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留学生教育为突破,培养农业学术领域、技术领域和管理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
以解决食物生产、资源利用与生态保育、食品安全、区域发展等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为使命,构建形成旱区特色鲜明、层次清晰、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主体学科人才培养水平国内领先国际知名,旱区农业和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能力位居世界前列。
立足西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引领和支撑旱区现代农业发展。
坚持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本质要求,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战略需求,承担国家赋予使命与职责,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现实要求。
培养农林学科学术精英、创新创业技术领军人才和社会发展管理人才。
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高素质、国际化。
理念引领教学、领导重视教学、制度保障教学、教师投入教学、科研反哺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经费优先教学、舆论导向教学。
学校拥有土地5.6万亩,其中校园占地面积5657.18亩,生均占地107.9m2。
全校全日制在校生28944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0927人,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5762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857人;留学生273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72.3%;折合在校生数34915.6人。
现有66个本科专业,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和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其中涉农类专业35个,占到53.03%。目前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包装工程及城乡规划4个暂停招生。
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特色专业18个;有省级名牌专业11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
序号 |
专业名称 |
所在学院 |
获批时间 |
批准文号 |
1 |
农学 |
农学院 |
2007 |
教高函〔2007〕25号 |
2 |
农业水利工程 |
水利与建筑工程 |
2007 |
教高函〔2007〕25号 |
3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资源环境学院 |
2007 |
教高函〔2007〕25号 |
4 |
园艺 |
园艺学院 |
2007 |
教高函〔2007〕31号 |
5 |
植物保护 |
植物保护学院 |
2007 |
教高函〔2007〕31号 |
6 |
农林经济管理 |
经济管理学院 |
2007 |
教高函〔2007〕31号 |
7 |
林学 |
林学院 |
2008 |
教高函〔2008〕21号 |
8 |
动物医学 |
动物医学院 |
2008 |
教高函〔2008〕21号 |
9 |
动物科学 |
动物科技学院 |
2009 |
教高函〔[2009〕16号 |
10 |
生物工程 |
生命科学学院 |
2009 |
教高函〔2009〕16号 |
11 |
生物技术 |
生命科学学院 |
2011 |
教高函〔2011〕15号 |
12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11 |
教高函〔2011〕15号 |
陕西省特色专业
序号 |
专业名称 |
所在学院 |
获批 时间 |
批准文号 |
1 |
林学 |
林学院 |
2007 |
陕教高〔2007〕64号 |
2 |
动物科学 |
动物科技学院 |
2007 |
陕教高〔2007〕64号 |
3 |
农林经济管理 |
经济管理学院 |
2007 |
陕教高〔2007〕64号 |
4 |
资源环境科学 |
资源环境学院 |
2008 |
陕教高〔2008〕21号 |
5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
2008 |
陕教高〔2008〕21号 |
6 |
农业水利工程 |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
2008 |
陕教高〔2008〕21号 |
7 |
农学 |
农学院 |
2008 |
陕教高〔2008〕21号 |
8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资源环境学院 |
2008 |
陕教高〔2008〕21号 |
9 |
园艺 |
园艺学院 |
2008 |
陕教高〔2008〕21号 |
10 |
植物保护 |
植物保护学院 |
2008 |
陕教高〔2008〕21号 |
11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
2009 |
陕教高〔2009〕20号 |
12 |
金融学 |
经济管理学院 |
2009 |
陕教高〔2009〕20号 |
13 |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
葡萄酒学院 |
2009 |
陕教高〔2009〕20号 |
14 |
园林 |
林学院 |
2011 |
陕教高〔2011〕13号 |
15 |
应用化学 |
理学院 |
2011 |
陕教高〔2011〕13号 |
16 |
水利水电工程 |
水建学院 |
2011 |
陕教高〔2011〕13号 |
17 |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
机电学院 |
2011 |
陕教高〔2011〕42号 |
18 |
生物科学 |
生命学院 |
2011 |
陕教高〔2011〕42号 |
陕西省名牌专业
序号 |
专业名称 |
所在学院 |
批准时间 |
1 |
农 学 |
农学院 |
2002 年 |
2 |
植物保护 |
植物保护学院 |
2002 年 |
3 |
动物医学 |
动物科技学院 |
2003 年 |
4 |
农业水利工程 |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
2003 年 |
5 |
生物技术 |
生命科学学院 |
2003 年 |
6 |
生物工程 |
生命科学学院 |
2003 年 |
7 |
园艺 |
园艺学院 |
2004 年 |
8 |
动物科学 |
动物科技学院 |
2004 年 |
9 |
林学 |
林学院 |
2005 年 |
10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资源环境学院 |
2006 年 |
11 |
农林经济管理 |
林学院 |
2006 年 |
2014年,我校获批教育部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动物科学、林学4个专业入选“拔尖创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农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4个专业入选“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
社会工作、环境工程、车辆工程、风景园林、化学生物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等6个专业。
16个博士学位、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7个国家重点学科,临床兽医学、 植物病理学、 土壤学、农业水土工程、果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
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5个,分别是设施农业教学团队、葡萄酒学教学团队、森林保护学教学团队、植物病理学教学团队、森林培育学教学团队。
3个国家级、1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序号 |
学科名称 |
名 称 |
级别 |
设立时间 |
1 |
畜牧学;兽医学 |
动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国家级 |
2007 |
2 |
农业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 |
农业水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国家级 |
2009 |
3 |
园艺学 |
园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国家级 |
2013 |
4 |
生物学 |
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部级 |
2005 |
5 |
作物学 |
遗传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部级 |
2006 |
6 |
化学 |
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部级 |
2008 |
7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部级 |
2008 |
8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部级 |
2009 |
9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部级 |
2011 |
10 |
植物保护 |
植物保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部级 |
2012 |
11 |
林学 |
森林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部级 |
2013 |
12 |
农业工程 |
农业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部级 |
2015 |
13 |
物理学 |
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部级 |
2016 |
14 |
电气工程 |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部级 |
2017 |
15 |
作物学 |
作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部级 |
2013 |
16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部级 |
2014 |
17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测量测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部级 |
2015 |
2个国家级分别为植物保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森林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分别为农业水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动物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3个,分别是农林经济管理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植物生产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建校八十多年来,为社会累计培养输送本科以上各类人才13万余人,有15位校友成为两院院士,40多位成为省部级领导干部,2000多位成为县处级以上干部,大批毕业生在西部基层担任骨干,学校被誉为“县长的摇篮”和“农业科技人才的熔炉”,为我国农业科教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有教职工4472人,其中专任教师2107人,生师比为16.54。有实验技术人员270人。
双师型教师353人,占专任教师16.75%。
学校实验技术人员结构表
项目 |
总计 |
职称 |
学位 |
年龄 |
||||||||||
正高级 |
副高级 |
中级 |
初级 |
无职称 |
博士 |
硕士 |
学士 |
无学位 |
35岁及以下 |
36- |
46- |
56岁及以上 |
||
45岁 |
55岁 |
|||||||||||||
数量 |
270 |
5 |
98 |
148 |
17 |
2 |
40 |
131 |
37 |
62 |
39 |
99 |
107 |
25 |
比例(%) |
|
1.85 |
36.30 |
54.81 |
6.30 |
0.74 |
14.81 |
48.52 |
13.70 |
22.96 |
14.44 |
36.67 |
39.63 |
9.26 |
“十二五”以来,人才工作发生明显改观,队伍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取得重大进展,新增“人才项目专家”5人,“国家青年人才项目”8人,“外专人才项目专家”短期项目入选者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万人计划”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杰青”2人,国家“优青”5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28人。二是师资规模扩大,选聘优秀教师619人。三是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比例为61.94%,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的比例为70.19%,具有海外合作研究经历教师比例超过60%。
2位,邹志荣教授和李华教授。
2位,康振生教授和唐明教授。
4位,李晓娥教授、张改生教授、王进义教授、韦革宏教授。
2016-2017学年教授、副教授讲授本科课程情况统计表
类别 |
总人数 |
项目 |
授课人数 |
百分比(%) |
课程门次(门次) |
百分比(%) |
课程门数(门) |
百分比(%) |
学校 |
/ |
/ |
5,606 |
/ |
1,839 |
/ |
||
教授 |
471 |
授课教授 |
366 |
77.71 |
968 |
17.27 |
511 |
27.79 |
其中:公共必修课 |
44 |
9.34 |
165 |
2.94 |
27 |
1.47 |
||
公共选修课 |
119 |
25.27 |
122 |
2.18 |
74 |
4.02 |
||
专业课 |
318 |
67.52 |
681 |
12.15 |
412 |
22.40 |
||
副教授 |
723 |
授课副教授 |
607 |
83.96 |
2,476 |
44.17 |
924 |
50.24 |
其中:公共必修课 |
127 |
17.57 |
895 |
15.97 |
54 |
2.94 |
||
公共选修课 |
97 |
13.42 |
173 |
3.09 |
79 |
4.30 |
||
专业课 |
507 |
70.12 |
1,408 |
25.12 |
796 |
43.28 |
2014-2016年,教师共承担各类教改项目378项,参与人数1700人(次),其中省级项目18项,校级项目360项。近一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8项(特等奖2项)。
为每位新入职教师配备1名导师,开展为期1年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指导与帮扶。
学校建成“师德师风”“教学实务”“教育技术与混合教学”“有效教学”等4支培训团队。
学校现有教学楼8栋,教室392间,其中多媒体教室329间;有运动场15个,体育教学场馆建筑面积13.11万m2;有9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106个院级教学实验室,生均本科实验室面积2.99m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96亿,85017台(件),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3.14万元;校内建立实践教学基地38个,校外建立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301个。
2.99 m2。
图书馆分校区建有3个,总面积3.29万m2,有阅览座位2964个,拥有先进的数字化网络化设施,可提供全文检索、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多种服务功能。图书总藏量1120.65万册,其中纸质馆藏251.06万册,电子馆藏869.59万册,生均纸质图书71.9册。引进Apabi、超星、Bks外文电子图书等中外文数据库140个,自建数据库4个。电子图书总量 184.4万册。
学校建成先进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推进网络辅助教学。967门课程实现教学信息上网,在线运行。建立课程网站1735个,形成“国家、省级、学校”精品开放课程资源体系。数字平台提供国内外名校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国家精品课程6729条,全球开放课程4076条、精品视频公开课354条、MOOC297门、微课程489条。通过合作建立超星学术视频、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等教学数据库40个,实现数字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获批“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7部(套)。近三年,主编出版教材76部;获批省级优秀教材7部,获批全国农业教育优秀教材3部;入选科学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等“十三五”规划教材选题33部。
构建多元化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科学构建能力目标体系;科学构建课程体系;优化通识课程体系;注重实践,加强诚信与社会责任感教育;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分类培养。
四年制本科专业最低毕业学分要求为160+8(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学分,动物医学(5年制)为200+8(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学分。
201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原则意见规定:农学、理学、工学等学科专业实践教学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30%(含课内实验学分);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专业实践教学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25%(含课内实验学分)。
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学科教育、综合实践、创新创业与素质教育四部分。
学校始终结合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优势,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形成了与理论教学密切联系、层次分明的“四个模块、十大环节、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如下图:
我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全面成才、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发挥我校农科教一体化、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与传统优势,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现校企合作,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推进机制;建立健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自主学习、指导帮扶、文化引领“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先后制定出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关于加强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与素质教育学分管理办法(修订)》等文件。建成1000 m2大学生创客空间与3000 m2大学生创业园,与杨凌示范区联手打造集培训、孵化、服务等一体化创业实践平台,42家企业入孵。校内创业实践大学生团队140余支,注册公司91家,进入杨凌示范区创新创业团队35支,累计获得陕西省及杨凌示范区创业支持资金400万元。
学校获批教育部第二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和“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动物科技学院、葡萄酒学院及园艺学院获批“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系)”。
2017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全国银奖2项铜奖2项,总成绩全国第22名,获评“先进集体奖”。1人入选“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强,2人入选“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有6人获评“陕西省大学生创业明星”,1家企业获得1500万元风险投资,10余家企业年销售额超过百万,创业园入孵企业2016年销售总额7091万元。
学校按照科技类、文艺类、人文社会类、体育类等注册学生社团102个,会员14000余人(次),占在校本科生66%;青年志愿者协会、义务环保协会、“三农”研究协会为全国优秀社团。
学校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12所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通过实施本科生合作培养项目、公派研究生项目、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互换奖学金项目等,本科生出国人数稳步增长,近三年共有729名本科生参加学生国际视野拓项目。
以质量控制为核心,以持续改进为目的,强化教学质量监控结果的反馈与改进,形成一本(学生为本)、二观(全面质量观和教学发展观)、三全(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全面评价)、四位一体(决策、监控、评价、反馈)的质量保障模式。
围绕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以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为抓手,建立健全由教学质量目标系统、教学质量管理系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教学质量信息采集与反馈系统和教学条件保障系统5个子系统构成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详见下图:
分为3类,教学建设类:主要包括专业改造与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设、课程及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等项目;教学改革类: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教学成果奖培育等项目;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类:主要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创业实践及学科竞赛等项目。
学校成立教学发展中心,主要承担高等教育研究、教育教学评估以及教师能力发展等三项工作职能。为教师提供国内进修培训、诊断评估与咨询、教学研修等方面的支持与服务;每年设立100万元教师培训专项;每年举办30余场次教育新技术新方法培训,校内参训1200余人(次);联合台湾大学、清华大学、智慧树网等开展专题培训,举办“秀槐教学工作坊”“慕课共享训练营”等特色培训品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自然科学类博士毕业生提供20万元科研启动费,人文社科类博士毕业生提供10万元科研启动费(不含陕西省政府的专项资助)。
教师本科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内容包括学生评价、学院(系、部)评价、学校评价三个方面,其权重分别为60%、30%、10%。
学生评价按学期进行。重点评价每位任课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学生评价以学生网上评教的形式完成。
学院(系、部)评价。学院(系、部)评价按年度进行。重点针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态度、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教学改革及成效等方面进行评价。
学校评价按年度进行。由教务处组织专家实施,重点审核任课教师的教师资格、教学资料(包括课程质量标准、教学课件、教材、教学日历)及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等,并实行教学事故一票否决制。
全校所有在籍全日制本科生须对各自本学期所修读的理论课、体育课在网上进行评教。学生网上评教采用实名登录、匿名评价的方式进行, 评价系统和结果中不显示学生任何信息;完成评教工作后,方可在“本科教务管理系统”中查询课程考试成绩。学生评教操作流程为:登录“本科教务管理系统”,进入“教学质量评价与督导”板块,根据系统设置的指标体系,从教师教学责任心、授课准备、课程内容熟练程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讲课的条理性、层次性,语言表达,作业批改,教材选用,师生互动等方面对老师授课水平进行客观评价。评教结果由教务处在下学期开学后反馈至各教学单位。
学校专门设立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共青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委员会、就业指导中心以及各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和团工委。
主要包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学生资助、就业创业、学业支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等内容。
——发挥产学研办学传统与优势引领本科人才培养;
——探索模式创新 培养农林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为保障评估工作顺利实施,学校成立了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领导小组、工作组和办公室,具体负责审核评估工作。
学校将于10月16日-10月20日接受教育部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动员部署阶段、自查自建阶段、自评阶段、自我完善阶段、专家现场考察阶段、整改与总结提高阶段。
按照要求,完成审核评估数据库的填报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撑材料,并做好接受专家深度访谈和部门汇报的准备。在专家进校之后,确保能够向专家提供一切与本单位相关的材料,确定本单位审核评估联络人,保证24小时联络畅通。
协助各部门完成审核评估数据库的填报工作和学院(系、部)自评报告的写作,提供必要的支撑材料,认真思考本学院(系、部)在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亮点及育人效果,做好专家走访时的汇报准备工作。在专家进校之后,确保能够向专家提供一切与本单位相关的材料,确定本单位审核评估联络人,保证24小时联络畅通。
做好常规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严格遵守教学和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学生学风建设和管理,确保教师和学生都能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精神状态参与到审核评估之中。
(1)要认真学习评估工作文件,深入了解本科教学工作 审核评估的方针、目的、意义和具体要求,用评估标准规范教学行为、指导教学工作,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高质量地做好评建工作。
(2)要严格按照学校教学规范要求,严把教学质量,认真做好日常各项教学工作。
(3)认真总结本人近年来的教学工作,按时提供有关评估工作所需要的基础材料。
(4)要准备随时参加评估专家组指定的有关问卷调查和组织召开的座谈会等活动,并在各项活动中发扬实事求是和爱校荣校精神。
(5)每位教师都应做好迎接专家听课的准备。要严格按照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切实加强课堂教学。
(1)规范管理,热情服务,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2)按照学校和所在部门的要求,及时提供各种评估所需的材料。
(3)参加有关评估工作的活动、会议应该提前到场,不迟到,不早退,严格遵守纪律。
(1)做好本职工作,为师生和教学工作提高优质服务,根据教学和评估工作的需要,适时增加服务时间。
(2)按照学校和所在单位的要求,搜集和整理评估所需材料。
做好本职工作,为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优质服务,整治好校园环境。在评估期间,为专家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服务保障,为学校接受评估提供全面的后勤支持。
(1)专家到教室听课。与教师的互动、对教师的评价。
(2)专家召开教师座谈会。
(3)个人访谈。专家根据学校提供的教师名单,随机抽取教师进行一对一访谈。
(4)校园公共场合与评估专家路遇。
(1)个人分管工作的基本情况。
(2)分管工作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关系,分管工作规划中如何考虑对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支持。
(3)分管工作相关数据,尤其是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数据。
(4)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自评报告》、《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中与分管工作相关的数据的研读和解释。
(5)分管工作在支持人才培养方面的亮点。
(1)学院办学目标、办学类型、服务面向、办学层次、培养目标、“十三五”期间的工作主线。
(2)学院的学院文化与办学特色。
(3)学院在教师、学生、专业、课程、实验室等方面的基本数据。
(4)学院现有专业情况,现有的专业机构、教师结构,现有的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学科平台情况。
(5)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思路、特色、举措、效果,以及在学生成绩、教学成果、特色专业、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等方面的主要成绩。
(6)学院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与社会和企业合作、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7)学院科学发展与人才培养的相关性,学科发展与科研转化教学工作。
(8)学院本科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9)学院预算中用于本科教学工作的资金比例、资金的主要流向、学生实习和实践资金主要用途等资金使用情况。
(10)学院现有的组织体系,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及质量监控措施,院长及各级组织在质量保障体系中的职责。
(11)学院在质量监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对策。
(1)学院在教师、学生、专业、课程、实验室等方面的基本数据,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情况。
(2)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思路、特色、举措、效果,以及在学生成绩、教学效果、特色专业、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等方面的主要成绩。
(3)本单位教学工作的主要亮点、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4)对学校在本科教学管理方面提出的问题和建议。
(5)本人在质量保障体系中的职责,工作中采取的质量监控措施。
(6)学院在质量监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对策。
(1)承担的课程情况,如何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相关的知识、能力、素质,如何将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落实在教学大纲、教学模式、日常指导、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日常教学活动中。
(2)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进行的探索与创新,实施教学改革的成效和问题。
(3)是否经常参加教研室活动,在教研室活动中的收获。
(4)参与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的情况。
(5)你是否有在职进修、提升学历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经历。
(6)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情况。
(7)如何理解教书育人,如何将教书育人融入教育教学工作。
(8)你是否参与了学生指导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指导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9)对学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10)本人的主要科研方向,如何实现科研转化教学。
(11)你对学校、学院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有什么的意见
和建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坚持“铸魂赋能为三农”,积极办好全国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农民发展学院,被誉为我国高校服务“三农”的一面旗帜。现有国家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14个,形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涉农继续教育体系,着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卓有成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